“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“工匠精神”,引人共鸣、令人振奋。 回望过去,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,正是千千万万名技能人才在中国大地洒下汗水、付出智慧,才成就了今天的制造业大国。展望未来,在迈向“创新驱动”、建设“制造强国”的历史新征程中,工匠精神尤为重要。 “工匠精神”目的是希望通过解放生产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。对于需要以工业为振兴发展之本的梅州而言,工匠精神和工匠群体有着尤为特殊的意义。 今日起,笔者推出“大国制造客都匠心”系列报道,与广大读者共同思辨,寻找梅州振兴发展新动力。本期推出富源科技的蓝宝石故事,敬请垂注。 日本一品牌手机生产车间内,技术工人在流水作业线上焊接电路板,用各种方式测试着手机性能。抗摔、抗刮、耐低温、耐高温是这款手机最大的卖点。 在这款手机中,蓝宝石的屏幕发挥着极为核心的作用。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,这些蓝宝石晶体大多打着“梅州制造”的字样。 5年,投资20亿元以上,建厂房、买设备、搞科研。在梅县区畲江镇广州(梅州)产业转移工业园内,一座蓝宝石材料的帝国拔地而起,这是广东富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这片安静祥和的园区里,承载着一批潜心工作的匠人。从他们手上加工出的蓝宝石晶体,正一步步地步入国际、变成手机、手表,走进千家万户。 一年探索长晶技术让苹果“点赞” “蓝宝石晶体是一种氧化铝单晶,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、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,强度高、硬度大、熔点高。”富源科技的董事长缪志峰说。从2011年底正式投产,缪志峰陪伴着蓝宝石已经走过5年。这位“80后”的“创一代”,现已成为行业的资深人士。 项目初建,主要定位为生产LED蓝宝石衬底材料。谁料,刚入行不久,市场就风云突变,当时珠三角大多数企业都在做LED灯珠、LED封装等产品,由于产能过剩、企业拼价格、下游外延生产商设备开机率不足等原因,蓝宝石衬底材料供过于求。 “那时蓝宝石衬底的价格一直在走下坡路。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是38美元一片,到我们量产时就跌到五六美元。”回忆往昔,富源副总经理赖波感慨万千。 危急时刻,富源决策者大胆地实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,实施产品多元化的发展,利用蓝宝石耐磨损、透光性好等特点,用于智能手机的屏幕和贴膜。彼时因为初涉行业、技术有限,国外设备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,诸多企业纷纷“吃不消”。 2011年,富源科技花重金买下美国极特公司(GTAT)的长晶炉,埋头苦干研发新产品。仅用了一年时间,富源科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,在长晶技术中打破生成多晶体的困境,生成真正的蓝宝石。 实际上,这一年的研发过程并不简单,研发就是一个不断的试错过程。每研究一种温度都做一次大型的试验。基层技术人员已没人记得做过多少次实验。每个长晶炉需要600多万元,再加上高昂的科研费用,富源科技是“痛下血本”。与2012年几千万元的年销售收入相比,这一年基本是在“烧钱”。 这种不停试错的工匠精神,让富源科技的产品更有保障。富源科技采用的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、生产周期短(长晶炉每生产140公斤蓝宝石晶不超过18天)、可稳定生产高品质蓝宝石晶锭的特性,大大降低蓝宝石的生产成本。 2013年,苹果公司的负责人来到梅州洽谈生意。当得知富源科技用85公斤的长晶炉生产出140公斤的蓝宝石晶锭,不由得为之“点赞”。这是赖波为公司深感自豪的事,“富源科技现在能生产A向200公斤蓝宝石晶锭,月产6寸的面板15万片以上”。 富源科技在短短的几年取得骄人成绩,从事蓝宝石晶体制备、性能和应用研究工作多年、担任该公司执行董事的周国清博士功不可没。然而,在他看来,“只是做了点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,也是应该做的,距离工匠精神还差很多很多。” |
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,谢谢。